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外企垄断中国奶业:每盒牛奶拿75%利润,每年从中国赚走百亿元

    信息发布者:张安林
    2018-12-18 21:45:53    来源:每日网   转载


    九个头条

         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。

    1.     最近发生了很多大事,有关于苹果和高通的,也有关于华为的。有让我们兴奋的,也让我们愤怒的。不过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来讲,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惧怕我们的产品,这不正是证明了我们中国企业的强大吗?

    相比起二三十年前,我们的国产品牌同国外巨头相比还有近乎难以逾越的差距,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已经能够接近、甚至超越国外巨头公司,无疑是一个十分好的现象。但是我们现在还万不可盲目自信,因为在一些可能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地方,还有一群国外的公司垄断者整个行业,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讲到的利乐包装。

    国产牛奶背后的吸血鬼

    说起利乐包装,估计没多少人听说过,这家公司被称之为“乳业战场背后的军火商”,主营业务是生产牛奶的包装。你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包装,就因为这些包装,像蒙牛、伊利、光明,三元,汇源果汁等等这些国产牛奶巨头卖出一盒牛奶,75%的利润都要被利乐拿走。而且最让人气愤的是,这种局面依旧无法改变,可以说利乐这家外国巨头垄断了中国奶业的全部包装产业,称得上是国产牛奶背后的最大受益者。

    利乐包装是一家来自瑞典的包装巨头企业,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利乐就是凭着这一个不起眼的包装,推动了伊利和蒙牛成为国产乳业巨头,甚至进一步的改变了整个中国乳业格局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
    首先大家要知道,对于乳业来说,包装的好坏是十分重要的。因为在技术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,对于牛奶本身的鲜度,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进行突破的地方,而此时决定这个牛奶的保质期长短的,就是包装。说起来,利乐包装进入中国的时间是很早的:1927年利乐就进入了中国,1979年利乐投入了第一台灌装机,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利乐一直以销售灌装机为主营事业,但是生意却并一直没有什么起色,直到后来伊利找上了门来。

    改变中国乳业格局

    当时的伊利还只是一家生产牛奶的小厂,但是因为缺乏保鲜技术,伊利生产的牛奶迟迟都无法打开南方市场的局面。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乳业,大多数牛奶都是以低温杀菌保鲜为主,这也造成了牛奶产业的本地属性十分强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伊利找到了利乐,于是两家企业开始合作,利乐为伊利提供的常温保鲜的技术,而伊利也凭借着常温奶的便利,迅速行销全国。

    后来牛根生离开了伊利,创建蒙牛,利乐又找上了门来,并且帮助蒙牛成为了中国乳业市场上的另一个巨头。而利乐也凭借着自己的包装技术,改变了一直以来低温牛奶占据主要市场的乳业格局,从2000年之后,常温奶成为了中国乳业的主力。

    收取巨额利润

    当然了,利乐的忙也不是白帮的。把伊利和蒙牛打造成中国乳业的巨头之后,利乐也顺利的将常温奶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推广,并且借此垄断了整个中国乳业的包装行业。所以说后来的乳业集团想要发展起来,那么势必会找上利乐集团进行包装生产,利乐就会从中拿取巨大的利益。

    据业内人士透露,每卖出一盒牛奶,厂家只能拿25%的利润,而利乐则会拿走75%的利润。早在2012年,利乐在中国赚取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120亿元,凭借一个小小的包装,每年从中国赚走百亿,很多人可能都想象不到。

   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,中国工商局曾经判定利乐有垄断行为,并处罚金6.68亿元,而从中国赚取了无数利润的利润,则根本就没有上诉,直接交纳了罚款。那么利乐为何如此有恃无恐呢?

    说实话,利乐如此自信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的科技处于领先地位。目前利乐在乳业包装方面拥有5000多项技术专利,并且还有2000多项专利正在研发或申请当中。这也导致使用利乐的包装跟使用其他国产包装厂家的包装差距甚大,自然利乐也就有恃无恐了。

    所以说打铁还要自身硬,不断进行创新、不断的进行科学研发,使自己的竞争力常年处于世界顶尖水平,这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最终方向。而这些也正应该是我们国产商家所追求的,否则,当有一天有一个利乐这样的巨头来夺取我们的利润的时候,我们却无能为力,这无疑是十分可悲的。

    各位读者,你们觉得呢?

    来源 每日网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